建始县人民医院 祝您健康! 当前时间是:

医疗服务

Medical Service

首页>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详情

食源性疾病预防,我们应该怎么做?

2023-03-24 09:57 建始县人民医院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通俗的讲是“吃出来的病”,这些致病因素既有化学性的、生物性的、也有动植物性的等。常见的病原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人们常常会提到食品安全,其实,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经常出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例如胃部不适、腹泻、呕吐、腹部痉挛等。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人数很多,但只要采取相应的但并不复杂的措施,就可减少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尤其是在家庭中。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2.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春、夏两季常见的有毒动植物中毒是野菜中毒与毒蘑菇中毒,而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3. 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 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冷藏室一般为4-6℃,可以减缓细菌孳生,但细菌仍然会缓慢生长,因此冰箱内储存的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吃。如果冰箱塞的太满,里面的冷空气就无法正常循环,冷藏效果降低,也易造成食品腐败。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 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6.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如果便后不洗手,大量细菌就会停留在手上。吃东西时,细菌就会和食物一起吃进去而使你生病。所以,洗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7.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推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8. 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