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09:34
建始县人民医院
建始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的协作科室,是全省同级医院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精良、诊疗例数最多的消化专科,是建始县唯一独立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
现有医务人员6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8人,硕士研究生2人,分为独立的消化Ⅰ科和消化Ⅱ科,两科设床位122张,拥有全州规模最大的内镜诊疗中心、消化专科门诊、专家门诊、13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室。配有日本OLYMPUS NBI放大胃镜、OLYMPUS UCT-260超声胃镜、OLYMPUS CLV290SL胃肠镜一体机、富士ELUXEO 7000蓝光高清内镜系统、爱尔博多功能治疗仪、金山多功能治疗仪、OLYMPUS电刀、13C呼吸附试验HP测定仪等先进诊疗设备20余台。
能胜任消化疾病的诊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不仅开展了无痛苦胃肠镜诊疗术、NBI放大胃镜检查术、超声胃镜检查术(EUS)、食管狭窄扩张术、食管癌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非静脉曲张出血钛夹止血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组织胶粘合治疗术)、肝脏穿刺活检术,肝囊肿硬化治疗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治疗肝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胶囊内镜检查术等特色技术,而且还能独立开展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MR)、中晚期食管癌肿瘤化疗粒子植入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良性肿瘤内镜下挖除术(ESE)等高、精、尖内镜下微创技术,现已熟练开展的、贲门失迟缓症的隧道技术(POEM)、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全科主编医学著作10余部,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完成临床科研10余项,获国际医学成果奖1项、州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县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和三等奖5项。
消化内科将以精良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亲情式的医疗服务,合理的收费标准,倾力打造武陵山区最具特色的消化专科,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诊疗范围
食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各种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异物、Barrett食管、食管弥漫性痉挛、贲门失弛缓症、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缺铁性咽下困难、食管良恶性肿瘤。
胃疾病:急慢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异物、胃下垂、胃黏膜病变、急性胃扩张、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胃良恶性肿瘤、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
肠道疾病:急慢性肠炎、十二指肠炎、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大肠良恶性肿瘤、肠运动障碍性疾病、肠道脂代谢障碍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克罗恩病(克隆氏病)、缺血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不全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便秘、慢性腹泻、肠结核、消化道憩室、类癌。
肝胆胰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妊娠期肝病、药物性肝病、肝脓肿、肝寄生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肝囊肿、肝癌、布-卡氏综合症、肝豆状核变性、肝血色病、肝性卟啉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硬化性胆管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胃泌素瘤、胆总管各类疾病。
腹膜及系膜疾病: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肿瘤、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各种中毒、中暑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常规技术
1、我科率先在全州开展的一项新的无痛诊疗技术,其优点有高清晰度、高诊断率、胃镜检查无死角、治疗安全、无痛苦、时间短、效果好。
2、超声胃镜检查技术:
消化道粘膜下肿物性质的判断、胆道、胰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肿瘤的分期上有着其他检查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还可作穿刺活检及多项微创治疗。
3、食管癌支架置入术:
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经胃镜行支架置入术,解除食管梗阻。
4、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通过内镜将误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取出,方法简便、无需手术,痛苦小。
5、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通过内镜切除各种有蒂息肉和腺瘤以及直径 < 2CM的无蒂息肉和腺瘤,进行全瘤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预防癌的发生。
6、套扎辅助粘膜下切除术治疗Barrett食管(MBM):
消除Barrett食管,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生风险,MBM术不仅能有效避免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还能完整取得标本,诊断治疗兼具。
7、肝脏穿刺活检术:
对各种肝脏疾病采用1秒针法穿刺活检,行病理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8、肝囊肿硬化治疗术:
用此法治疗直径大于3cm的单发或多发性肝囊肿。能缓解临床症状,预防感染,减轻囊肿对周围脏器的压迫。
9、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通过血液灌流清除进入血液中的毒素,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10、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治疗肝癌:
是对于不能切除或复发的肝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即将碘油与抗癌剂混合注入肝动脉,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该动脉,从而阻断肿瘤的动脉血供,使癌肿缩小或消失。
11、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通过导管向脾动脉内注入栓塞材料,使部分脾动脉被栓塞,部分脾实质机化,改善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
12、胶囊内镜检查术:
利用一元硬币大小的胶囊,通过重力作用、胃肠道蠕动,观察胃、小肠黏膜的一种诊断方法,弥补了普通胃肠镜不能检查小肠疾病的缺陷。
特色技术
1、高清内镜精查术:
利用目前世界顶级内镜(富士蓝光高清内镜系统)对消化道微小病变进行电子染色、局部放大观察和活检,可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恶性病变,以便早期行镜下微创治疗。
2、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可经内镜行高频电凝止血,氩离子止血、局部药物注射止血、局部药物喷洒止血及金属钛夹止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可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粘合剂或套扎治疗止血。
3、内镜下肿瘤化疗粒子植入术治疗消化道中晚期癌:
借用内镜专用粒子推注器,将缓释型的化疗粒子在内镜直视下,直接植入病灶部位,达到对肿瘤局部高浓度化疗的目的,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降低远端转移率,同时可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4、消化道早癌粘膜下剥离术(ESD):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消化道早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5、消化道良性肿瘤内镜下挖除术(ESE):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让消化道早期良性肿瘤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肿瘤残留、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6、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技术进行肌切开的内镜微创新技术,能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症状缓解明显。
7、超声内镜引导下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超声内镜引导下,通过穿刺针获取纵膈、上腹、盆腔病变组织用于病理学诊断,填补了州内纵膈、胆胰疾病微创诊断的空白。
8、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近年来在省部级医院开展的一项新业务,因其创伤小、疗效好,目前已成为胰腺假性囊肿的一线治疗方法。
9、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术(ERCP):属于消化内科顶尖镜下操作技术,能治疗胆胰各种良恶性疾病,目前该手术已成为胆胰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